网站建设资讯

NEWS

网站建设资讯

从IT领袖峰会谈话看人工智能的“三重门”

这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总是热炒不断。甚至还有部分手机厂商拿自家的较为灵活内存管理机制作为“人工智能”进行借势营销,以至于“人工智能”这个词语已经有被滥用的趋势。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到底能做什么?人工智能到底有哪些高低层级之分?这可能是我们真正需要去了解的一个问题。按照定义,人工智能是指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让客户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不断超越客户的期望值来自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我们立志把好的技术通过有效、简单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将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客户在信息化领域值得信任、有价值的长期合作伙伴,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有:域名与空间、虚拟空间、营销软件、网站建设、柳林网站维护、网站推广。

3月27日的IT领袖峰会上,李彦宏、李开复等大佬纷纷谈到了人工智能的问题。李彦宏这句话可能真正能让人们了解到人工智能的高低之分,“让机器学下围棋是容易,让人去下棋、拿到围棋九段很难;让机器开车很难,但人去拿到一个驾照很容易。”李彦宏的这句话让笔者很快想起了前段时间一篇文章中谈到的人工智能“三重门”概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这“三重门”能做的事情各不相同,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也存在差异。但笔者真正最赞同的一句话是李开复所说——阿尔法狗再厉害也是我们人类的奴隶。

缺乏实用价值的弱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是目前大部分厂商都在研究,而且已经产生了成果的领域。所谓的“弱人工智能”其实在学界有一个定义,是指生物神经系统的一种模拟或近似,也就是模仿人的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大数据+算法”的方式来进行机器的计算。

目前来看,弱人工智能研究和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具体应用都已经开花结果,主要包含下棋、聊天、写新闻稿、翻译等等。这些细分领域,虽然也算是人工智能,但更多只是对生物神经系统的粗浅模仿,通过“大数据+算法”的简单计算来完成 。

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阿尔法狗、微软研究院在前年推出的小冰、华尔街日报使用的写稿机器人,乃至一些机器人厂商推出的陪聊机器人等,这都是目前广泛存在的弱人工智能案例。

总的来说,弱人工智能实用价值不大,更多是人工智能现阶段的探索、积累阶段。类似于聊天机器人、小冰这样的产品更多还是为未来的语义识别在打基础,而机器人写稿、翻译这类虽然非常有实用价值,但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要求并不高,甚至早些年就已经存在语义识别这样的机器。

至于阿尔法狗,虽然通过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而红极一时,但不得不说,把人工智能放在围棋这个层面上来看,存在炫技的成分,正如不少朋友所说的,这只是谷歌的一场公关秀。甚至,有人在微博上开玩笑——当年上初中,我和步步高学习机的围棋对战,我就从没赢过。

渗入各个角落角落的强人工智能

这里的强人工智能还是相对于上文中所说的弱人工智能而言的,而非学界所说的那种可以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思维的人工智能。这里的强人工智能指的是AI与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开始扮演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的核心角色。

这里的强人工智能则更注重自我学习、自我理解。适用的层面也更丰富、更深入。清华大学智能技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志东教授在一次活动中曾经说到,智能机器正逐步获得更多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变得更具自主性,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也正是如此,人工智能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正在交通、医疗、金融、保险、律师等现代服务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在交通行业里,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都是这种“强人工智能”的运用实例。由于具备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强人工智能对于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

在无人驾驶的背后,交通场景物体识别技术和环境感知技术,实现高精度车辆探测识别、跟踪、距离和速度估计、路面分割、车道线检测,这些都需要调动起来,为自动驾驶的智能决策提供依据。也正是如此,Robin会谈到,“让机器学下围棋是容易,让人去下棋、拿到围棋九段很难;让机器开车很难,但人去拿到一个驾照很容易。”

在金融、保险领域同样如此。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美国金融巨头们已经在在使用机器学习来进行精确决策和预测分析。比如说,Affirm正通过成功深入挖掘海量数据改写信用评估行业的游戏规则。防止欺诈和建立信用数据,这家公司使用了机器学习模型。ZestFinance正通过用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利用海量数据,并做出更精确的信贷决策。该公司在发行债券时使用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Kabbage则在搭建下一代机器学习和分析平台,以此搭建信用风险模型和分析已有的资产组合。

当然,目前来看,无论是交通、金融、保险等行业,强人工智能的全面推广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在立法层面、社会伦理层面上,人工智能的运用可能会引发一定的纠纷。

比如说,无人驾驶的汽车出现车祸时,事故责任到底是属于车主还是研发公司?金融保险行业里,一旦决策失误,损失到底该如何划分?这些都需要日后深入讨论,也正是如此。李彦宏今年在两会上提出了有关无人驾驶的提案,而欧美、日本无人驾驶市场中,领头企业也是催促国家层面的立法。

也就是说,强人工智能的推广,可能需要社会、法律层面的深入探讨才能持续推进。

如何在技术层面看待超人工智能

超人工智能其实正是人们目前所猜测的人工智能会不会拥有自我意识,未来会不会反噬人类。那么,未来这种超人工智能是不是会达到更高的智力水准?很难说,也正是如此,超人工智能会被人们所恐慌。

正是基于这样的恐慌,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提出过 “机器人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

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来看,超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是非常明确的。人工智能不过是生产工具,是人类用来提升生产力的工具。人工智能并不可怕,也就是李彦宏所说的,“披着狼皮的羊”,我们现在觉得它很神奇,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恐惧。但人工智能是很有益的,可以为人们所用。技术会不断地替代掉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人工智能最先替代的工作可能就是翻译。正如李开复在IT领袖峰会上所说的,深度学习所基于的神经网络也已经存在五六十年,“阿尔法狗再厉害也是我们人类的奴隶,他厉害的是能够复制出1000个奴隶帮我们干活。”

也正是如此,人类对待人工智能时,还是要用更为开放的观点。人工智能并不可怕,人工智能也不是用来炫技的工具,人工智能作为人们的工具来提高效率、改善生活才是应有之义。

所以,人工智能在实用领域的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反过来说,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写稿、翻译等领域的实用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如今在这些领域中真正发力的厂商,可谓是抓住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和要义。

美国知名科技媒体《连线》曾经透露“百度大脑”计划——这个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更多在呈现出技术扩散的趋势。过去在实验室里那个深不可测的人工智能大脑,如今正在如一针催化剂一样,给其他行业带来活力。今天的无人驾驶汽车、银行证券业的人工智能分析,无不是如此。

写在最后

IT领袖峰会上,甚至有嘉宾提出,虽然从伦理上仍有问题,但是技术层面上看,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长生不老。这种说法其实也正是进入了超人工智能的层面上。

这种说法令人惊恐。不过,人工智能的三重门,每一重都充满了未知的效果,也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让人生活得更幸福。在今天来看,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就像一种基础性的资源,在各个领域发挥效果。这背后的算法、思维和计算,可以被用于各行各业之中,用于提升效率。或许,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像“互联网+”一样,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

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邮箱联系,将立刻进行相应处理。


分享名称:从IT领袖峰会谈话看人工智能的“三重门”
分享链接:http://cdweb.net/article/sjhjph.html